帖子

积淀丰厚的布依茶文化

贵州省是绿茶产业大省。从种茶、采茶、制茶、品茶、饮茶,茶文化源远流长。按照国务院(国发2012年2号)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》的精神,明确了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定位。其中之一,就是打造“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”。即: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,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、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,休闲度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。”我省布依族同胞生活在这块土地上,聪明、智慧、勤劳、勇敢、生机、活泼,一脉相承历史传统文化。

从我省的布依族分布地区黔南、黔西南、遵义、毕节的古茶树、古茶具、古茶歌、茶文化活动丰富多彩,见证时代特色。唐朝茶圣陆羽《茶经》“茶之为饮,发乎神农氏”,“黔中生思州、播州、夷州,往往得之,其味极佳”。千百年来,茶作为饮料,受到人们推崇,可歌可泣,流传甚广,历史文化悠久。具体表现在:

一、毛尖茶美丽的传说故事

远古的时候,都匀蛮王年老体衰,病倒在床上,他对九个儿子和九十九个姑娘说:“谁能找到药治好我的病,谁就管天下。”九个儿子找来九样药,都没治好。九十九个姑娘去找来的药全是一样——茶叶,医好了蛮王的病。蛮王问:“从何处找来?是谁给的?”姑娘们异口同声回答:“从云雾上采来,是山神雀给的。”随后蛮王连连服用,病很快痊愈。蛮王对姑娘们说“真比仙丹灵验!我把王位让给你们,但有个要求,你们再去找点茶粒来栽种,不论谁今后生病,都能治好,岂不更好些?”于是姑娘们到云雾山见不到山神雀,不知道茶叶怎样栽种。她们来到一棵高大粗壮的茶树王下求拜三天三夜,感动了天宫,于是派山神雀带领一群仙鸟从天上飞来,不停地叫“毛尖茶,毛尖……茶。”随后山神雀变成一位美貌而聪明的茶姐一边教姑娘们采茶,一边说:“姐妹们要找茶叶种子好办,但要做好三条:一是要有一双剪刀似的手,平时采药,坏人来偷茶时,可以夹断他们的爪爪;二是要能变成尖尖嘴,去捕捉林中害虫;三是要能医好人间疾苦,让老百姓健康长寿。”姑娘们说:“请茶姐姐放心,我们保证做到。”茶姐拉着九个姑娘的手一阵叽叽咕咕,面授秘诀。姑娘们高兴欢快跳起了《仙女采茶舞》。

鱼钩弯弯绿嫩芽;

汤色透亮献大家。

绿叶莹珠云雾山;

生种在咱布依家。

姑娘们拿回茶叶种在蟒头山顶,第一年被冰雹打枯了。第二年种在蟒头山半腰上,又被霜扎死了,第三年种在山脚下,经过精心栽培,细心管理,茶苗长势越来越好,变成一片茂盛的茶园。为了不忘祖山神雀的指点,这里的茶叶取名为“都匀毛尖茶”,有了这片茶园,从此老百姓国泰民康。

二、布依姑娘茶、坡柳茶

(黔南布依族叫茶为“荈”“改”)布依族有一种不仅味道别具一格,名字也十分好的茶,这就是布依“姑娘茶”。姑娘茶是布依族未出嫁的姑娘精心制作的茶叶。清明前夕,布依未婚姑娘上山采回毛尖嫩茶,热炒到一定温度,把茶叶一片一片叠成圆锥体、晒干,做成一卷一卷圆锥体的姑娘茶。茶形状优美,质量精良,是茶中精品。这种茶叶制好后从不出售,把它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,或在谈恋爱或在订亲时,由姑娘家作为信物送给情人,意思是用纯真精致的名茶来象征姑娘的贞操和纯洁的爱情。

在布依族家庭中,男女老少天天都要饮茶,茶是他们生活中最为普通和必不可少的基本饮料。火塘上的茶壶,终日热气腾腾,大家相互往来,敬茶、评茶、品茶,说古论今,无拘无束,享受天伦之乐。

黔西南贞丰布依族叫茶为“杀”。贞丰县坡柳有一特种茶,叫“状元笔”,也称“娘娘茶”,顾名思义,现寄托了登科及第的良好愿望,又期盼着甜蜜美满的爱情婚姻。此茶外形像毛笔笔头,也叫“状元笔”,从采制和用途上它作为定情信物,又叫“娘娘茶。”每当清明时节,未出嫁的姑娘都要亲自上山采茶。姑娘们只采摘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初展的茶青,长度约15厘米左右。茶青经杀青,揉捻后,细心揉捻成条形,一根一根理顺,用双手边边捏紧,逐步做成圆锥状,像粗大毛笔笔头样茶卷。茶卷百芽一枝,十六枝为一把,用白棉纸包好,置于无烟的炭火上慢慢烘烤,有太阳时可用日晒。因茶卷粗状厚实,一般要经过两天两夜才能烘干、晒干。在烘晒过程中,茶卷自然发酵,产生独特的香气,形成醇和的滋味。

相传坡柳茶中的“娘娘茶”在南明永历王朝时期曾作为贡品向朝庭进贡,故有“贡茶”之称。坡柳茶不仅是当地群众的饮用佳品,还兼有一定的药理作用,对腹泻、肚胀、浮肿等病有一定疗效。当地有些年过花甲的老人所贮藏的坡柳茶已近三十年。越陈越好的坡柳茶,到了虫丝虫面药效更好,若是加姜煮沸,治疗头痛脑热最为有效。

三、布依族茶艺、茶技

布依族的茶艺与苗族等同胞的茶艺做法不完全相同。黔南布依族的茶艺讲究茶叶品质,冲泡技艺、茶具玩赏和品茗的自然环境等。做法是先把黄豆、玉米、糯米等用油炒熟混合入在碗里,然后用油把茶叶炒香放入少量的姜、葱、盐、水煮直到沸腾,去渣后倒入茶碗后拌匀成打油茶。布依族同胞有“早茶一蛊,一天威风,午茶一蛊,劳动轻松,晚茶一蛊,全身疏通;一天三蛊,雷打不动”之说,可见这种茶俗深入人心。

在加工绿茶工艺有其独特之处。全凭技巧熟练的双手在锅内炒制,火中取宝,一气呵成。步骤分为:杀青、揉捻、搓团提毫、干燥。

(一)杀青:通过高温,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,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,蒸发叶内水分,使叶子变软,用双手翻炒抖散,抖闷结合,通常锅温在140-180℃,投叶量500~700克。

(二)揉捻:通过外力作用,使茶青揉破变轻,卷转成条,体积缩小,便于冲泡。

(三)搓团提毫:保持锅温50-60℃将茶叶握在掌中,双手手心相对,芽叶在手心旋转,搓好一团放置锅壁,另搓一团,全部搓完立即解散、反复再搓,直到茶芽硬化白毫显露。

(四)干燥:目的是蒸发水份,整理外形,充分发挥茶香。在锅温50℃以下,将茶叶薄摊锅中炒至足干。

四、布依族茶歌、茶诗

如今来到布依山寨作客,常听到布依采茶姑娘的《敬茶歌》“细细毛尖起银花,远方客人到咱家,虽无金杯银茶罐,请喝一碗毛尖茶。”

贵阳花溪黔陶乡“赵司贡茶”享有盛名,久安乡古茶树,见证历史的痕迹。在这些地区流传优美动听采茶歌。如:乾隆时期贵州金曰倌编著《贵州十三府采茶歌》之一:

正月采茶上贵阳,定番广顺走忙忙;

开州龙里兼贵定,修文贵筑堆满行。

如:民国时期流传贵阳一带的《十二月采茶歌》:

正月采茶正月里,采茶唱歌来开心;

长江后浪推前浪,史上新人攒旧人。

二月采茶是春分,采茶娘子出绣帷;

逢人且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。

三月采茶三月三,采茶娘子上高山;

自古贤妻夫祸少,古来子孝父心宽。

以上这些都是我们茶农先辈的智慧结晶。

“雀舌未经三月雨,翠芽新占一枝春”安顺地区镇宁瀑布毛峰,普定朵贝翠芽,紫云紫竹青、平坝夏云雀舌等名优茶,古老盛名,也积淀了丰厚的茶文化。

《咏安顺绿茶》诗:“黔中秀美多山珍,闲步茶山品新茗。采摘嫩芽带鲜露,茶青揉捻颗粒匀。启封银灰幼蚕蠕,泡开碧绿翡翠沉。清香浓郁心先醉,醒脑开胃口生津。”早在明洪武年间的普定“朵贝茶、镇宁州茶,叶大而味美,口感清香,回味甘爽,颇耐冲泡”故而受到称颂赞美。

“茶为君子饮,聚合两相悦。”茶中有儒家精髓,佛家道义,道家风骨,仙家灵气。作为雅俗共赏的商品,给我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含义。千百年的茶文化发展,以最精练的文字将一种景观,一种情感,一种思索,一种感悟,表达得逼真传神,淋漓尽致,这就是民族的精神。
https://www.chaxueshe.net/post/p9MnGBBS

未登录无法操作

评论 0

列表为空,暂无内容